近四年来,澳门永利集团3044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认真探索,积极实践,紧密结合学生成长规律,充分围绕学生成长全过程,着力构建“一个网络、一条主线、N个平台”的三全育人模式,全面做好学生的思想引领和成长服务工作,努力培养具备较高理论素养和实践能力、具有创新能力和高度社会责任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电子信息类人才。
一、充分挖掘育人主体潜力,构建全员育人网络
近年来,学院逐步建立了以院领导、专任教师、辅导员、班主任、研究生导师、学生骨干为主体,校友、企业家、学生家长相结合的立体化育人工作组织体系,充分挖掘各教育主体育人实效,内聚育人力量,外拓育人资源,基本已成“党政班子带头育人、专任教师多元育人、辅导员专业育人、学生骨干接力育人、校企协同育人、家院联动育人”六位一体的全员育人格局。
1.党政班子带头育人,强化育人示范
加强顶层设计,夯实制度保障。学院党委会、班子会期召开学生工作为主题的党政专题研讨会,及时针对人才培养中出现的新问题、新形势展开交流,不断完善与优化我院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了领导班子成员、党委委员联系学生党支部制度,定期指导学生党支部开展工作,了解学生党员的思想状况;每学期定期组织各年级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交流会,一起研讨学风建设与人才培养,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指明方向。
班子身体力行,形成示范效应。班子成员深入基层联系学生,每学期在社区开展1-2次“院领导有约”活动,4位班子成员担任班主任,在新生入学、毕业生离校、寒暑假及重大节日都会安排走访学生宿舍,副书记每周2天在社区办公。班子成员身体力行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如书记院长每学期为学生上第一堂思政课,新生入学教育期间,书记为新生上了入党启蒙教育第一课,院长做了“大学生该如何学习”的辅导报告,班子成员为党校、团校上党课、上团课,研究生“燕山论坛”等。
2.专任老师多元育人,提高育人实效
学院积极倡导专任教师在第一课堂教书育人的基础上,还充分调动教师在学业辅导、科研创新、生涯指导、人生引领等方面的作用,通过推进“教工党员队伍、导师队伍、班主任队伍、创新创业指导老师队伍”四支队伍融合,形成专任教师服务学生全面发展的长效机制。
制定了教师党支部联系学生党支部的制度,并在教师党支部中开展了教书育人先锋党支部创建活动,通过结对帮扶、重点辅导等形式,构建教工党员全面育人网络体系,参与学生组织的活动,并带领帮扶的学生党员进行创新项目研究,积极吸纳本科生党员参与教研室课题研究;试行了“本科生导师制”,在学院原有的部分专业老师带本科生开展科学研究和个别专业的教师联系学生的做法进行了梳理规范;专业老师积极主动担任班主任,现学院66个本科班主任除了3名外院教师外其余均为我院教师,占了教师比例的70%,班主任工作开展良好。教师积极参与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加强对学生科技创新、社会实践的指导,60%以上的专任教师都担任过指导老师,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学院学生每年均有近20项省级以上创新创业奖项。
3.辅导员专业育人,夯实育人基础
学院辅导员队伍比较年轻,基本都是新入职辅导员,因此学院特别重视辅导员队伍的建设,除了副书记具体指导外,领导班子成员会经常与辅导员座谈、谈心,帮助他们快速成长。学院始终以“抓基础、重规范、促实效”为学生工作理念,抓好辅导员日常管理规范,辅导员全部到社区办公,坚持每周一次例会,开展辅导员内训计划,制定了辅导员走访宿舍登记本,学生异常情况处理登记表等,努力将辅导员的育人工作落小、落细、落实,
4.学生骨干接力育人,丰富育人内涵
积极发挥优秀学生模范引领作用,组织党员志愿服务队、学风督导队和舍风督导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监督。定期组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在社区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党员结对帮扶等活动;组织模范引领的学生参与学业互助活动,开展了如“专业平台课程辅导课”“新老生交流会”“科研团队分享会”“科技创新培训”“新生成长计划”等。组织开展了院级青马工程培训班,学生干部团校培训,助理班主任朋辈辅导员的朋辈干部能力提升工作坊,努力提高学生骨干的朋辈育人的能力,当好老师的助手。
5.校企协同育人,拓展育人空间
注重学院与校友间的交流,在教学、科研、就业上加强与校友的合作与交流,邀请校友回来就创新创业、就业规划、学术交流等领域与学院学生进行深入的交流与探讨。推进校企协同育人工作,与广州粤嵌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华山社区共建了“众创空间”,密切与企业联系,带领学生到企业参观实习,邀请了一批企业老总和工程师参与课程教学、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为学生职业发展导航助力。
6.家院联动育人,增强育人合力
加强学院与家长的沟通,建立家长联系机制,更好发挥家校联动育人作用。每年新生开学期间都会组织新生家长召开“家长会”,同时建立家长QQ群,班级家长微信群,班主任、朋辈干部进群,做好精准沟通,及时反馈。就学业、心理等问题,辅导员也与各年级家长保持密切沟通,定期电话交流、回访。
二、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贯穿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全程
学院以理想信念教育为主线,结合新时代主题,围绕“树理想、重品行、守纪律”主题教育活动,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使广大学生在活动中自觉参与、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做到全程育人。
1.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课堂教学中
学院加强教师师德师风建设,以双周学习为抓手,加强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邀请校内外专家做辅导报告,组织各系教师开展教育思想大讨论、师德师风主题教育活动,强化教师课堂纪律,鼓励教师结合专业课程开展学生思想教育,在专业课教学中主动和有机融入思想教育和引领内容,在教学中真正做到教书和育人的统一,发挥专业课教学的育人功能,如电科系刘洪山老师每次开展专业教育都会要和学生谈谈“中国芯”的问题,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理想,为中国自主创新贡献力量。
2.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学生课外实践中
学院积极引导学生参加课外实践活动,按照“项目与竞赛相并进、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创新与创业相融合,双创与学风相促进”的思路,建立并完善了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机制,积极探索并优化了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同时,注重加强思想引领,发动教师党员积极参与,担任学生团队的指导老师,吸收优秀的学生到自己的科研团队中,在指导中强化引领,通过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要求学生党员每年必须参与一项创新创业活动,并主动带动和指导低年级学生参与创新创业,发挥示范带头作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组织创新创业优秀团队和个人开展“分享会”、到新生班级宣讲,以点带面,发挥模范引领作用,推动学院的学风建设。
3.把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校园文化活动中
坚持正面教育和引导,利用重大纪念日和活动期间,通过理论学习、主题教育、社会实践等有效形式开展“树理想、重品行、守纪律”主题教育活动,将理想信念教育融入到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中。组织开展了 “同一个中国,同一个愿望”主题团日活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献礼十九大”主题班会、“青春喜迎十九大”主题党日活动等活动,引导青年大学生牢固树立为祖国和人民建功立业的远大理想。组织开展了“百万智翁”知识竞赛,“巧匠新编”手工设计大赛等活动,积极组织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组织开展了“雷锋月”、“尊师月”等志愿服务、毕业生诚信感恩教育、“模范引领”评选、“模范引领”之星进班级宣讲、“新生成长计划”、主题团日活动、演讲比赛等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重品行、讲奉献、有作为的积极氛围。开展了“学风建设月”活动、“廉洁、诚信、守纪”辩论赛、“校纪校规教育”主题班会等活动,提高大学生廉洁诚信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学习规章制度、遵守校纪校规的良好习惯。
4.把思想政治工作融入日常管理工作中
针对大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面的特点和需求来开展思想教育工作,紧密结合社会发展和学生思想现状,将新生入学教育、专业思想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社会实践教育、毕业生离校教育等教育活动贯穿学生在校期间的全过程,做到全过程育人。如在新生入学教育期间,认真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适应性教育、党团教育、专业教育等活动,让新生进一步掌握优秀的学习策略和前进方向。大学期间以校园文化活动为载体,加强榜样示范作用,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集合,根据各年级不同特点,开展了目标规划教育、素质教育、专业发展与实践教育、生涯规划教育等,引导解决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需求,通过多平台、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拓宽视野,以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不断调整其生涯发展。在毕业生离校前期,开展职场适应、感恩教育、诚信教育等教育,保证人才质量,提高学生竞争力。通过在各年级开展形式与内容不尽相同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引导解决同年级学生的思想困惑和实际需求,通过多平台、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鼓励学生拓宽视野,以发展的眼光认识自己,不断调整其生涯发展。
三、搭建育人平台,推进全方位育人
学院以“书记项目”为抓手,不断夯实党建工作,努力推动党建工作向更高的目标迈进,进一步深化学生党建工作。通过抓学生党支部建设、党员学习教育、党员形象、党员目标管理、党员监督、党员联系群众等“六个抓手”,充分发挥学生党员在学习、科研、社会实践、公益活动、文化体育等综合素质拓展方面的服务主体作用,使学生党员成为学生中的“领头雁”、“带头羊”。
开展支部“传帮带”工作,促进同年级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相互交流与提高;开展了“学风建设先锋党支部”创建、“易班党支部”等活动,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以院级“青马工程”培训班为重点,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学习教育活动,构建基层党组织分层递进式的学生党员培养教育长效机制。开展了“表身份,树典型”、“学生党员在学风建设中的形象与责”、“有困难找党员”等活动,树立起“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的党员形象。对学生党员提出“五个管理目标”,提高学生党员综合素质和影响力。开展 “党员联系宿舍”、“支部联系军训排”和党员“一对多”、“一对一”帮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把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到扎扎实实的学生工作中去。
2.搭建网络育人平台,走进学生虚拟生活
主动开展网络思想引导工作,着力搭建新媒体与传统媒介互补的教育平台。以“易班”引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开展了“易趣同工,为十九大打call”、 “易班党知识竞赛”、“模范引领在易班”、“宿舍文化节”、“军训”、“易班迎新”等系列活动;积极拓展党建新模式,建设了“电子易党建”学生党建易班平台,以“易班党支部”、“易班支部学习会”等形式,实现学生党建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线上线下教育联动。利用微信公众号更好发挥好网络媒体的信息发布、活动宣传、舆论导向和教育引导等作用,关注学生朋友圈,时刻掌握学生学习与生活的动态信息,搭建学生思政引导与学习教育的网络育人平台,拓展学习教育渠道。把网站建设成学生工作信息发布的重要渠道.及时公布学生工作信息,展示学生活动风采,宣传学生中的优秀典型事例,做到了信息的公开化和透明化,使网站成为学院与社会、家长、用人单位的交互平台。
3.搭建第二课堂育人平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学院将学术活动和校园文化紧密结合起来,同时结合专业特色,校园文化育人平台为指导,通过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广泛地开展“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通过将理论专业知识转为实践能力,切实提高转入学生的各项能力。学院积极探索创新型人才培养的模式,努力搭建实验室平台、学生组织平台、师生沟通平台和政策平台,积极争取各类经费支持近70万,打造“电子科创月”、“电子科技节”两个品牌特色活动,建立科技创新中心与众创空间两个社区双创工作平台,引导大多数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活动,使学生走出宿舍,走进实验室,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近年来,学生获得国家级竞赛奖励18项,省级竞赛奖励79项,发表了专利、软著30余项,高水平论文40余篇。
4.搭建社区育人平台,贴近学生日常生活
学院以学院思创园、社区管理服务中心、学院社区党建活动中心、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学院众创空间为核心,将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事务管理工作重心下移至学生社区,通过辅导员进社区、领导进社区、党建进社区、创新创业进社区、心理健康教育进社区、学业互助进社区等六进社区,推进学生社区管理与服务建设。目前,学院思创园成为了学院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社区管理服务中心成为了学生与老师之间沟通的桥梁纽带,学院社区党建活动中心成为了党员之家、团员之家,学院科技创新中心、学院众创空间成为了学生之家和创新创业的摇篮、孵化器。
5.搭建援助体系平台,为学生保驾护航
注重对学习后进生的思想教育工作,在每学期开学初,对重修学生进行逐一谈话,引导其改变厌学恐学情绪,树立学习兴趣与信心,探索符合自身情况的科学学习方法。完善学业互助体系,基本形成了“任课教师-学业朋辈导师-学习困难生”分层辅导的学习互助模式,每学期开出3-5门专业平台基础课程辅导课,每个课程根据教学进度每周开展一次辅导,并根据本学期专业课程所需的知识点,对上一学期的基础课程进行“补短板”,以便学生跟上本学期课程。
建设学院二级心理辅导站,组建学生班级心理委员队伍,以心理趣味运动会、心理微电影大赛、心理海报设计大赛等多种形式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在开展新生的心理测试和老生心理普查工作的基础上,对重点关注学生进行了定期一对一谈话和建档跟踪指导,每班心理委员实行“一周一报”制度,以确保学生在求学过程中健康、安全。准确掌握经济困难学生真实情况,加大对贫困生的资助力度和学习优秀学生的奖励倾斜,积极为贫困学生联系勤工助学岗位,提供了学习、实践和发展平台,为贫困生的求学之路保驾护航。
四、学院推动“三全育人”工作存在的问题和设想
1.班主任作用发挥不充分,学生对班主任的满意度有待提高。下一步将进一步严抓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培训和督导。
2.教师开展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积极性、主动性不足,缺乏抓手。下一步将进一步加强教育,引导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主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
3.辅导员经验不足,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性不够。下一步将加强辅导员业务培训,规范日常工作,发挥学生干部队伍作用,引导辅导员多思考多学习,进而开创性的开展工作。
4.教书育人和管理育人存在脱节现象,协调育人不足。下一步将进一步密切教师和管理人员的联系。